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

我偷懶了

















家有一寶的一年之後,煮咖啡的過程,變成不僅是時間、也是心情的奢侈享受。

我想我需要一台自動咖啡機,one touch就搞定的那種。這樣需要大量咖啡因的時候會很方便。而且我張羅早餐的時候,也不用擔心沒法同時準備咖啡了。

好不容易找到一台外型(又是外型)適合的自動咖啡機,而且還剛好開始引進台灣市場。從聽說馬路消息盼到上市發表,怎料定價就像台幣匯率有兩倍好一樣。

所以我不服輸地從東京(又)扛了回來。

這是一台最傻瓜最低階的自動咖啡機,特點就是體積小(號稱Xsmall)。想像高階機器一樣調整溫度跟粉量?抱歉!那就別想要這小巧精簡的外型。你看網路上嚇死人的團購價還是搶得嚇嚇叫。可愛!就是它的魔力。

對不起,咖啡豆... 我偷懶了。


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

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

節日氣氛2009

















每年年底總是一片節日氣氛,愛過聖誕的過聖誕,喜歡倒數的去倒數,堅持只過農曆新年也行... 總之今年早一點,祝大家佳節愉快。

去年比較混(看這裡),但總是一番心意。前幾天媽媽跟baby說,要爸爸弄一棵聖誕樹回來... 小朋友總是愛過節的。好吧,趁空檔趕快變一棵出來。

首先要做樹體:米蘭旅行帶回來玻璃杯子,正好有不少個。只是本來因為方便好用,所以每日都要拿來喝水、裝些小食之類的。就暫時借調一下,用它們疊疊樂吧。

再來是裝飾:銀色吊飾、LED點點燈都是前年在IKEA買的(看這裡),很環保又不浪費的再利用。

組合一下,這就是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老地方,擱在"麵攤"檯面邊上。


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

Salon de Bebe

















兩年半之前房子整理完,留下了這麼一間"預備室"。所謂"預備"指的是做為客房或其他,在用途方面還未有定論。最近女兒報到之後,這房間終於有了主題:它現在要變成一個"育兒室"。

育兒室的設計,總是關乎於幾個必要元素的配置:嬰兒床、儲物櫃與操作臺以及哺乳時的座椅。然而同是這幾樣的組合,布置結果卻有可能大不相同。

















從另一個角度看,房間凹入的落地玻璃窗前,填入了一些儲物箱子。選用MUJI的PP衣裝盒,單元寬40cm深65cm,有18cm、24cm、30cm等高度,適合收納不同物品;半透明材質,在小房間裡視覺上可以節省空間;還有當然也是看上它俐落的外型跟把手設計。

缺點因為是半透明材質,會隱約看見內容物。所以收放時稍微注意一下排列方式跟顏色會比較好。

另外儲物箱上方,本來要加上一塊穩固的木板檯面,以做為清理、更換尿布的操作台。不過在添置之前,寶寶已經長大到不適合放在這邊的程度了。

















再來看嬰兒床。床架本身是IKEA的簡單白床。整套的床包就不簡單了:是在美國各嬰兒寢具網站看過上千套床組之後選定,然後又拜託人在紐約、寶寶的表叔幫忙入手。不僅取得不容易,所費也不貲。

















床圍的玫瑰花樣、床單的點點還有床裙的條紋,給幾何簡單的房間一些有機圖案,又不會太過鄉村味。粉粉地整套搭配起來,很適合女寶寶。

購買床包需要注意尺寸:本地嬰兒床多是120cm長x60cm寬(指能放下的床墊大小),而美國的尺寸是140cm x70cm。甚至IKEA嬰兒床,同款在美國是美國尺寸,在亞洲卻是本地尺寸。因此美國來的床包,最後還是尺寸過大了些,好在稍稍調整一下包法,不完全合身的狀態並不太顯著。

另外床架的欄杆整片到底,以便將床板調整到底時也可以充當高圍欄。雖然是很實用的設計,卻也擋住了床裙,有一點點美中不足。

















哺乳座椅,現成的沙發床,寬160cm,大小剛好可以放進這邊的凹處,像訂做的一樣。底座可以拉出,然後將坐墊翻開放上來變成床。帶灰色調的布料,也正是我要的。如果靠枕不是條紋圖樣,那就更好了。

有了這沙發床,寶寶需要陪伴時大人也可以睡在這裡,偶爾也可以權充客人床位。平常哺乳、哺乳後活動還有清理換尿布之類的,現在都在這裡進行,因為比一般的椅子大,空間自然也相當寬裕。

現在寶寶已經不能像照片裡這樣放在上面,她會翻身掉下來。

















這張很清楚可以看到嬰兒床、儲物櫃與操作臺以及哺乳座椅的相關位置。

你可能注意到右下角有一台空氣清淨機。嬰兒床背後那一大片,則是隱藏衣櫃,可以向右側推開。現在裡面收存一些較大型的雜物,如旅行箱之類的。如果寶寶有需要吊掛的衣服,也可以放在這裡。

















每日數次餵奶時看到的景象。控制過的造型與線條,透視效果令人滿意。不知為何,因為育兒不斷累積的疲憊感,看著此景一時似乎稍稍減輕... 或者可以算是具有療瘉效果的空間吧。

右邊強化烤漆玻璃牆面,準備讓小朋友隨便塗鴉。除此之外,玻璃反射面有點鏡面效果,還有特異功能、可以看到幾乎整個廚房;反之人在廚房,也可以稍稍留意小孩房間裡的狀況。

這在住家裡,是一種很好的視覺聯繫。

右邊黑色像電視一樣壁掛的是一體成型觸控電腦,可以放CD/DVD等影片、分享寶寶成長的照片影片,也可以看電視上網。

















從房間門口進來的角度。

















平面上可以清楚看到這小房間不但面積小,加上角落一根大柱子,形狀其實很瑣碎。不過在上方跟左邊凹處填入儲物箱跟沙發床之後,就蠻方正而有延伸了。

a.儲物箱
b.嬰兒床
c.沙發床
d.電腦
e.空氣清淨機

我承認我不喜歡傳統式、兒童般的、或者是卡通化的育兒空間。就如同在選用育兒用品方面所做的努力,我要盡一切可能避免去用那些配色通俗、造型欠洗鍊的東西。對,我可以不一定要跟"可愛"或"溫馨"扯上關係。我要的是一個有設計感的、品味成熟的房間,要能融入家裡原有的氛圍,或至少不能顯得突兀。

套句我最愛的育兒金玉良言:"是寶寶搬進來跟你們住,不是你們去跟她住。"

希望這種精神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:)

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貝殼義大利麵

















這玩意兒叫做Lumaconi Rigati,Lumaconi=蝸牛是也,Rigati則是泛指表面有條紋(刻紋)的義大利麵。所以說起來,中文翻譯應該是"條紋蝸牛殼義大利麵"才對。不過這樣一來,就不如以貝殼為名浪漫了。

第一次是去年義法旅行,在米蘭大教堂旁、文藝復興百貨的高檔食材專賣店裡買了一包這種義大利麵。然後又在十萬八千里遠的普羅旺斯家樂福,買了一罐水煮勃根地蝸牛罐頭。

















吃這種殼一般的義大利麵,趣味就在往它的袋狀空間裡裝填食材。回台之後突發異想,把這兩件旅遊戰利品組合之後,就變成了這一道。

















簡而言之這發想就是做一只連殼都可以吃的蝸牛:內餡是蝸牛肉以蝸牛奶油(牛油、大蒜、巴西利)香煎,再填進水煮或油炸的貝殼麵裡,然後擺上烤盤淋白醬,進烤箱烤至表面香脆上色。

朋友來家裡吃飯時試過兩次,但包裝上上下下都沒提示,拿不準貝殼麵水煮時間,所以都因麵皮不夠軟透而失敗告終。當然光看照片似乎是蠻成功的。

最近在本地高檔超市,又看到這貝殼麵。包裝上明確建議了水煮13分鐘。雖然售價比產地高出50%有餘,可歐洲不是那樣說去就去的。

這次內餡用冰箱裡現成的蔬菜:菇類、芹菜、紅蘿蔔、洋蔥、筊白筍、蕃茄等等,切細丁炒過,加入常備的油封鮪魚罐頭、蕃茄醬,做成鮪魚肉醬。沒有花另做白醬再烤的功夫,就趁熱填進殼裡。

















有機會給它來點sauce,或者還是焗烤一下,又或者人少時改改盤飾一只只精緻些,或許更好。附帶包裝上還建議食譜,填菠菜與Ricotta乳酪,想起來也應該相當可口。

有機會一定要試試。

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

岩城硝子冰滴咖啡壺

















炎炎夏日,如果能來杯透涼甘醇的冰滴咖啡,那真是人生一大享受。趁著今夏尾巴稍縱即逝的時節,趕快來分享此一道具。

所謂冰滴,就是用冰水(或甚至冷水)、以相當緩慢的速度,一滴一滴去沖泡萃取咖啡。這樣的沖煮方法雖說需要花上不少時間,然而為一嚐那特別甘醇的風味,值得你耐心等待。又或者可以反過來說,因為經過那耐心等待,才讓人曉得珍而惜之、去細細品味,味道是這樣被嚐出來的。

















幾年前就在網路上,發現了這款岩城硝子出品的冰滴咖啡壺。只可惜本地並無販售,而又遲遲無緣藉著旅行日本的機會入手。直到幾個月前,發現百貨公司的某玻璃器皿專櫃竟然引進了它,真所謂踏破鐵鞋... 就這樣在明知售價高出產地甚多的情況下,還是乖乖地掏出皮夾。

















功能(Function)

如前所述,就是一個沖泡冰滴咖啡的器具。上半部漏斗狀容器裝水之後,滴到中間裝咖啡粉的濾器,再經過濾器過濾,滴到下方三角燒瓶狀的容器裡。一次可沖份量不大(4杯份),適合小家庭使用。漏斗滴孔滴水速度不可調整,算是一個缺點扣分,而滴出速度比一般所知推薦速度快些(約每秒3滴)。濾網為塑膠材質,跟濾器部分一體成型,孔目很細,這倒是省去我另外墊張圓形濾紙的功夫,不用太擔心咖啡渣混進濾好的咖啡裡,這我認為應該算加分。

這樣的滴速跟細目濾網設計,想必咖啡粉是設定使用相當細的研磨度。第一次實際操作,試了相當細的研磨(或許是中espresso毒太深),結果變成濾器積水幾乎濾不出來。但即使這樣,下方也沒有混入咖啡渣的跡象。這研磨粗細得花功夫試驗拿捏一下。

當然最後功能的達成得分如何,還是要看沖出來的咖啡好不好喝。結果儘管試用過程有點失敗,那冰滴咖啡應有的風味還是有沖出來。所以綜上加扣分,我的評定是4分。

設計(Design)

設計得分看的是揉和功能與造型的整體性、以及創意發想的原創性。或許你不同意,我認為這個咖啡壺的設計概念,就是賦予一個簡潔好看的造型。我給滿分5分。

造型(Form)

我以為造型本身的美感,是很重要的一項指標,去判定做為一個器物,是否夠格而能存在於生活空間之中。評價造型,必然會有個人強烈的偏好,你的金玉被別人棄為敝屣,其實也不足為怪。我給滿分5分。

價格比(C/P)

好東西不一定要昂貴,而要物有所值,這款冰滴咖啡壺在日本售價約700-800台幣,在冰滴咖啡壺價格飆漲的年代更顯超值,所以我給滿分5分。

質感(Build)

紙上或者腦海中的創意,被執行、製作成實體以後,常常有相見不如想念的狀況。質感的評價就是關乎於此。這個咖啡壺的質感有點低於我的預期,譬如黑色塑膠蓋的材質與模具縫線處理,不是那樣細緻,還有燒瓶部分的成型有些粗糙(講好聽的話是有手工製作感)。但對應於它平宜的售價,平心而論還說得過去。不過單就質感一項獨立評價,我還是要公正地給它3分。


















總結這是一個我會敗入、收藏、並且愛用的器物。我的不負責任評價如下:

功能(Function)★★★★☆
設計(Design)★★★★★
造型(Form) ★★★★★
價格比(C/P)★★★★★
質感(Build)★★★☆☆

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

清爽又滿足的夏日沙拉

















善用現成食材,可以說是熟男流料理的特色之一。

今天冰箱裡還有洋蔥、蕃茄、一些些西洋芹以及美生菜,都是做沙拉的好材料。再加上前兩天跟著朋友去COSTCO帶回來一大包炸魚條,於是就變成了這一道菜。

A.先烤:

先將適量烤魚條送入烤箱。捨炸而烤可以減油。這預炸過的魚條雖然已熟,但從冰棒烤到金黃香脆,還是需要不少時間,所以請優先處理它。烤魚條或許需要翻面,繼續其他步驟時請留意時機。

考量食材所需烹調時間,來決定先後處理順序、並多工同時進行,是專業級的技巧喔。

B.再切:

洋蔥與蕃茄切丁,西洋芹薄切,有大蒜(又你不排斥)的話來一瓣,切細末。

C.另切:

美生菜切細絲。像美生菜之類的生食蔬菜,有興趣可以試試不同切法帶來的不同食感,譬如手剝片、切小片、切絲、或是用整葉蔬菜當食器的吃法。

D.混合:

將B放進攪拌碗裡,再加入適量初搾橄欖油(Extra Virgin)、酒醋、胡椒及布列塔尼鹽之花。今天沒有酒醋,那就用日本米醋試試看好了。這一碗是油醋沙拉料。

E.攪拌:

目標是讓油與醋相溶合,並扮入適當空氣。這是做西菜油醋醬的基本。

F.調味:

試試味道,看是否需要再調整一下,譬如鹹些或酸些。或許是因為用米醋,感覺膩了點。翻冰箱找找... 擠些檸檬汁。嗯,各種味道變得比較融合、也清爽多了。檸檬或薑之類的,常常可以扮演這種整合味道的角色。

G.添色:

剛剛翻冰箱時也找到乳酪塊。這種抹醬用的乳酪軟滑香濃很好吃。但因為相當柔軟易碎,為保持塊狀,切丁之後要小心拌入D油醋沙拉料裡。還找到一些香菜,加些香菜碎好像不錯... 那... 就加加看吧。

最後嚐嚐... 果然光是這料就夠好吃了。繼續下一步之前,如果進冰箱冰鎮一下會更爽脆喔。

H.擺盤:

做完上述步驟,除非你忘記翻面已經烤焦,魚條應該也好了。取一個盤子,先放魚條,然後在魚條上放生菜絲,最上頭放油醋沙拉料....

噹噹!這樣就完成了。

















這次油醋沙拉的份量好像相對多了些,所以完成品跟腦袋預想圖有點不同:魚條都被埋在生菜裡了:P 也罷。不明內情的人,挾著挾著發現香酥魚條,也蠻驚喜的。冰涼生菜加上熱熱的、香脆油嫩的魚條,是不是相得益彰、既清爽又令人大大滿足呢?

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

是道具,不是雜貨

















曾經有朋友想這樣妄下結論:”你根本是個實用器物的收藏癖!”雖然很難完全否認,但事實上我從不為收集而收集,僅僅是想讓生活上用得到的器物,盡量能跟空間相得益彰而已。

晨光中,軟軟的煎蛋在鍋裡滋滋作響,烤著土司的麵包機也暖烘烘冒著熱氣... 按下沖煮鍵,濃縮咖啡伴著滿屋咖啡香細細流進杯裡... 等拿出餐盤擺好盤飾上桌之後,悠閒的假日早餐時光就要開始... 日常生活裡,不乏這樣美好的時刻。而享受這些美好,你又絕對少不了各式各樣的傢私器物。然而你用的算是”雜貨”還是”生活道具”?

也許你會說,這兩者有何不同?但是對我而言,其間卻差之千里:因為有需要就隨意去買,並將就湊和著各種禮物贈品,然後在不經意間累積成為五花雜色的鍋碗瓢盆... 這種叫做”雜貨”;花了心思、有意識地選集而來,以助你體味生活之道的,這才算是”道具”。

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免艱辛:誰知體味修道,本來就不容易。其間種種堅持,”寧缺勿濫”算是第一,”不貪小便宜”算是第二。

所謂寧缺勿濫,是在還沒發現合適的道具、或發現了卻難以弄到手的時候,能夠忍耐一時的不便,也不隨便妥協湊數。也許你又會說,這有什麼困難?如果你有共同生活的家人伴侶,就會知道來自這些旁人,會有多大的壓力。

至於不貪小便宜,譬如各種贈品,其中又以百貨公司週年慶、還有年度股東會議的贈品最甚。明明不合用、不美觀、或根本用不上,你卻總是貪小便宜地不帶回家不行。殊不知你這一貪,反而倒蝕把米:不僅破壞了苦心經營的生活格調,而且為了堆放這些用之無味、你卻覺得棄之可惜的東西,還犧牲了寶貴的生活空間。到底孰輕孰重,在貪小便宜之前,你是否真的想清楚了?

是道具,不是雜貨。縱使旁人看來你不僅是敝帚自珍,還是個怪胎收藏癖... 但那悟道的樂趣,在自娛療慰之餘,相信我,你總會找到知音。

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

母親節禮物

















雖然母親節已經過去快一週,現在提這個好像有點晚。但是等對方收到之後,才讓其他人分享,不是理所當然的嗎?

乍看之下相當隆重的禮物包裝,其實是再利用了之前留下的紙盒跟緞帶。至於內容物,則完全是因為有心才珍貴。記得從小母親就特別喜歡包包類,所以這首次嘗試的手作口金包,當然是要先獻給媽媽了。

















手作包的第一個課題是準備布料。在台北說到布料,當然是永樂市場。

因為只是做個小包包,所以從零碼布下手,不僅比較經濟、還可以縮小搜尋範圍。然而縱使如此,選擇還是琳瑯滿目。怎樣從各式布料中挑揀岀合意搭拍的花色,考驗著你的獨具慧眼。這次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永樂市場,辛苦自然是有的;然而一旦逛出樂趣,反而要慎防不知不覺間荷包大失血。

工具方面,包括針、線、消失筆..... 等等,永樂市場週邊當然也是絕佳的採購地點。

















材料工具備齊之後,第一步是按照紙型裁剪取布。要大膽開剪需要一些勇氣,畢竟這些布料不便宜。然後將所有布塊熨平,再使用單面上膠的棉襯做舖棉。

















因為這個版型比較圓潤立體,縫合之前先用固定針假固定,要不然會很難操作。接下來就看你小心手縫的耐性了.....

















嘿嘿嘿..... 外套跟內裡都縫好的時候,看起來是不是完成度不錯?

剛剛還在翻找"縫紉基本功"的參考書,看"半針縫"怎麼個縫法,現在終於稍稍安心了。然而這樣就沾沾自喜,恐怕還差得遠呢。真正的關鍵,要看下一步如何將口金與袋身內外皆美地縫合完成。

沒關係,手工不好就用偷吃步。我的第一個手作口金包終於大功告成了。







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

室內設計做什麼?談格局

















三房兩廳雙衛,格局方正,通風採光良好”。您是否也曾經、或者正按著這樣的條件在找房子?

建商在推案蓋屋的時候,通常對格局有其設定。這設定到底從何而來?是未來居住者的需求?還是建商的利益?比起前者,土地的有效利用(如何增加價值)以及房屋的販售策略(怎樣好賣),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先決條件。其結果是趨向幾種常見的格局,千篇一律的X房X廳X衛,不管基地條件怎樣改變,這幾個預設的空間就像洗牌一樣,被劃分配置在房屋平面上。甚至看多、住慣了這樣的房子,讓我們對居住的想像都產生了制約:不知不覺間,變成我們也在尋覓著這樣的標準房子。

然而您是否曾經想過,您真的需要這樣的三房兩廳雙衛?您又是否知道,您的這三房兩廳雙衛確實舒適好用?這裡分享多年執業經驗裡,常常會碰到的格局的問題。

首先說空間的數量問題,也就是關於幾房幾廳的設定,最常見的問題如下:

過多的(預備)房間。
太大的房間。
沒有儲藏室或雜物收納空間。


因為房子的總面積是限定的,所以非得有所取捨。設定了過多的(預備)房間、樣樣都要的結果,常常變成處處侷促。切記有捨才能有得。房間的部分,是否可以只考慮睡覺的空間就足夠?還是一定要將那麼多活動都塞到房間裡面?還有,許多大件或龐雜難以整理的道具,特別是清掃相關的東西,是否記得安排收納之處?

再說空間的個性問題。常見如下:

比例不對。
尺寸不足。
光線與通風不好。


所謂比例,譬如客廳高、寬與深度之比。這是一種”相對”的概念,適當的比例會讓人感覺安定而舒適。如果窄長,則會有強調長向的動態感,而太懸殊的時候,甚至會有壓迫的感覺。

尺寸不足,則是”絕對”的概念,臥室裡床放不下、衣櫥放不下,差一公分就是不行。您以為完美的三房兩廳雙衛,很可能因為兼動線使用,而使餐廳太侷促。也可能雖然有兩間衛浴,但是小到浴室洗手台、馬桶、浴缸擠在一起。更惡質的狀況,甚至還有建商在提供給客戶的建議平面圖上,故意將家具尺寸縮小。於是乎藍圖中寬敞舒適的夢幻新家,在您進駐時才發現問題處處。

除了平面上二維尺寸之外,當然還有樓高這一向度。本地房屋以柱樑結構為大宗,而又位於地震頻仍的地帶,所以您常常會發現,房屋本來樓層就不高,卻又因為屋樑很深而產生壓迫感。話說這樓高為何不高?那又是緣於建商因應法規,為了蓋出最多樓層,所以採取法定最小限度,硬是壓縮設定高度的結果。

最後說光線與通風,這是上天給住宅最大的恩賜。一旦房屋建築完成,房屋的座落朝向、各種開口開窗的方式確定,似乎這個先天條件通常就底定了。但是在室內設計的層次,還是有許多方法,可以讓這天賦發揮到極致。當然光線與通風,也不是一定越多越好。舉例來說關於光線,有些人熱愛擁抱陽光,有些人卻很介意、不希望在家也要擔心防曬。這又是設計上應該費心注意個人差異的地方。

總而言之,所謂X房X廳X衛的標準格局房子,因為買賣營利的關係,往往是不可能考慮到太多個人化差異的,或者好比成衣。而這種成衣式的房子,問題卻比衣服不合身要嚴重得多---特別是您因此讓自己的生活削足適履的話。

所以在找設計師協助您整理房子的時候,與其先考慮”我喜歡這種風格”、”我欣賞這個巧思”、”這樣才夠酷、夠豪華”,請特別注意:設計師是否會和您一起理清頭緒,而為您未來生活的空間,提出格局上的創意?

而在這個時刻,您也應該好好把握,放開心胸、嘗試打破刻板印象,一起探索格局的可能性。


同步發表於淇奧空間設計部落格